热门搜索:文员 司机 普工 会计 人事 销售

看完《人民的名义》,不贪不腐你就有职场安全感了吗?

来源:从化人才网 时间:2017/4/19 浏览量:277

最近《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一个个贪官被深挖现形,很多人都说只要不贪不腐,就可以有安全感了,其实在职场中要拥有安全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文天工作五年了,现在做一个部门的小主管。他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工作绩效也非常好,不管是季度还是年度考核,都是处于靠前的30%。和同事的关系比较微妙,和谁都笑呵呵的打招呼,但是关系都属于君子之交。

文天和老婆是大学同学,上个月,文天刚刚当上了父亲。房子是结婚的时候买的,双方父母帮衬了一点,又找小贷公司借了一部分,付了首付,家里做了简单的装修。

最近文天经常失眠,一开始是要照顾母子俩,后来即使母子俩没啥事,他也睡不着。晚上休息不好,上班有时候状态也不好。

一向很欣赏他的上司也婉转的批评了他几次,文天很紧张,越紧张就更出了一些错。

文天感觉很沮丧,每天上班都提心吊胆,随时观察上司的脸色,做每一件工作都担心领导不满意;和同事之间交往,也小心翼翼,害怕哪一句话把同事得罪了;公司的经营一听说有点不顺利,就联想到会不会裁员,自己会不会被裁掉……

文天每天都生活在不确定中,失眠越来越严重,头顶开始掉发,整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现代职场中,类似于文天的情况比比皆是,因为竞争的加剧,很多职场中人每天生活在压力和不确定中。工作中和职场关系中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产生焦虑和担忧,这种现象就是因为缺乏职场安全感而造成的。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追求安全感的历史。

远古时期,人类从采摘时代过渡到农耕时代,是为了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保证生命延续的能够获得基本的热量,从而增加生存的安全感;在冷兵器时代,人类筑起城墙,是为了不受外族的杀戮,也是为了获得安全感;现代社会,人类建立各种教育制度,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能从事更多的工作,获取收入,保证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安全感;建立家庭制度,在情感上有所依靠,也是希望能在情感上碰到挫折的时候,能够有依靠,从而保证情感上的安全感。

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中,只有当低层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了之后,才会产生更层级的需求。

第一层的是生理需求,第二层就是安全需求,而安全需求包括了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和家庭安全。

现代社会中,这些安全需求都建立在工作职位保障的基础上,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工作职位,不能保证基本的收入来源,其他的安全需求完全无法谈起。

所以,职场安全感其实担负着一个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安全感是否足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过往的经历,一个是现实的处境。

在过往的经历中,儿童时期的经历往往影响深远,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发挥作用。幸福的童年和有创伤的童年都可能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关键是能否有合适的处理方式来营造安全感。而现实的处境影响更为直接,是否处理得当,就可能让安全感更增加或者消减。

在职场中,影响到安全感的有五个方面。

上司的态度

尽管在现代企业中,HR设计了很多制度和考评体系,试图更公正的评价每一个人对组织的贡献,尽量使评价结果减少人为的干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中,上司的态度依然会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影响。

抛开在实施绩效考评时,上司给你打分的高低不谈,在日常的职场中,上司的态度对下属的心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上司的认同、表扬和激励,往往会让下属产生自豪感和价值感,而上司的冷漠、批评和责怪,则会使下属产生负疚和压力。而这种负面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技能岗位匹配度

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会有相应的岗位要求,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才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员工。一旦个人技能和岗位要求发生了差异,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的时候,职场安全感就会下降。

匹配度不足的现象往往发生在两种时候,一种是员工更换岗位的时候,尤其是获得晋升的时候,过去所具备的技能无法覆盖新的工作要求,在完成工作目标时,往往产生无力感;第二种情况是组织发生变革,对岗位的要求大幅提升时,这时平衡被打破,作为个人需要学习新的技术或者提升技能才能满足新的要求。

当个人技能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个人就会面临被淘汰或者调整到更低一级的岗位上,所以面对这种局面,一般人的职场安全感就会降低。

职场关系

职场是由人和事构成的,所以在职场中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职场环境,让人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而如果人际关系紧张的话,走进职场就会有无形的压力。

从我们有自我意识开始,人就在不断的区分“我们”和“他们”,在职场中也一样,如果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就会成为职场中的另类,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成为“他们”。一旦你的形象被多数人贴上“他们”的标签,你的职场关系就会变得生硬,安全感就会下降。

人类是有群体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协作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高,而协作的基础就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更多的自我认同,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则会降低自我认同,从而导致安全感不足。

职涯规划错位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性,包括性格、专业能力、爱好等,而每一个岗位或者职业通道也一样的具备不同的特性,如果能互相匹配,就能增强个人的职业自信,自然会提升职场安全感。

我有一个朋友,读书时成绩一般,但喜欢摄影。刚开始工作时,在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因为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所以这项工作对他简直是折磨。后来专业从事摄影工作,技术不断提升,也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即使没有业务的时候,他也可以悠然自得的做一些专业学习,从来没有担忧过职业前途,他在职场的安全感完全爆棚。

现实职场中,在进行个人特性和职业特性匹配时,往往无法做到完全适应。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出取舍,要么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要么改变自己的心态,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总之,不能一直陷于纠结之中,长期的纠结就会造成缺乏职场安全感。

组织的稳定性

我们在组织里工作,除了获得报酬之外,更需要一种稳定性,尽管现在组织提供的稳定性已经大大下降。

组织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组织自身的稳定性,一个是组织能给予个人的稳定性。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寻求工作岗位的时候,都喜欢进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即使薪酬低一点也无妨。究其原因,除了大企业能提供良好的职业通道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企业不容易破产或解散,从而能让个人感到安全。而一些作坊式的企业,往往随时会面临解散的命运。

前几天就有一篇网文,说到一些小企业奇葩的解散理由,连老板娘生孩子、老板心情不好都能上榜。

为了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转,一般都会有制度进行保障,尤其一般的企业都会有淘汰机制,这是正常的管理措施。

但过于严苛的制度会让人随时处于危机中,这样的组织可能会提升效率,但作为个体,却会缺乏安全感。在组织中,高层一般应该随时有危机感,才能对市场保持敏锐的触角,而作为普通的组织成员,则更需要安全感才能激发工作热情。

职场安全感的高低永远是相对的,如果长期保持安全感,其实是不利于个人成长的,会成为“温水煮熟的青蛙”;而长期缺乏安全感,则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

看完《人民的名义》,不贪不腐你就有职场安全感了吗?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是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的,学会一些技巧,可以提升自己的安全感或者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能积极应对。

自我认同

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千万不要放弃自信。

很多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经历,但在刚入职场还没有成功经历的时候或者成功经历所带来的自我认同被衰减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自信的本质是相信自己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未来某一个时段可以取得成就,即使现在未达到期望值也能保持足够的成功信念。也有观点认为,自信就是毫无理由的信任自己。

保持自信,保持自我认同,就会让自己不惧怕未来的问题,从而塑造足够的安全感。

承认不完美

事实上,在保持自我认同的基础上,也要学会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缺乏安全感,往往是压力所致,而压力又来源于目标和现实的差距。学会正视自己,对自己的缺点和差距保持清醒的认识。

只有承认不完美,才会学会接受。而在心理学里面,接受不好的结果才能去处理这样的结果。所有负面的情绪都需要进行处理而不是隐藏,否则隐藏太多会造成心理创伤。

提升技能

职场中的成就是靠技能支撑的,具备足够的技能就能应付各种变化。

很多职场中人把技能局限于日常工作所需,但其实在现在的职场中,拥有更多的技能,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你的职场就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自然就会提升安全感。

需要提醒的是,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无效的学习。应该在现有的技能上延展和深入,不要把不相干的技能引入到你的技能库中。

扩大社交圈

扩大社交圈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通过社交来舒缓职场带来的压力,二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攒足够的人脉。

不同的社交关系是用不同的纽带链接,扩大了社交圈,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或者认知,除了能丰富自己的内涵以外,更能分散职场带来的压力,增加职场安全感。

职业生涯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人脉关系对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尤为重要,所以有足够的人脉关系作为依托,也能增强职场安全感。

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能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做到“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才能保证拥有足够的职场安全感。


来源:花都招聘网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
企业咨询:020-87930675
求职咨询:020-87930886
服务热线
企业咨询:020-87930675
求职咨询:020-87930886